家长照顾患儿应注意以下几点:1、起病急,高热、头痛、咽痛、周身酸痛、恶心呕吐等。
2、咽部充血,扁桃体红肿、表面有脓性分泌物。
3、发烧后24小时出现皮疹,先由颈、胸、腋窝、肘、腕、大腿根处为多。
4、口周有苍白圈(口唇周围无疹呈苍白色)和杨梅舌(舌面鲜红,舌刺肿大突出,象草莓果)。
5、颈及颌下淋巴结肿大,有压痛,但多数不化脓。
6、皮疹退后可有大片脱屑,但不留疤痕。
1、让患儿卧床休息,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,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。
2、患儿嗓子痛时,应吃些稀饭、少油的食物,如粥、面汤、蛋汤、牛奶、碎菜等。要多喝水。
3、注意宝宝口腔保洁,因细菌多集中在咽部,口腔保洁很重要。可让宝宝饭后或睡觉醒来时,用温盐水漱口。
4、注意皮肤护理,出疹时患儿皮肤搔痒,不但影响患儿休息,如果抓破,还会引起皮肤感染。要将患儿的指甲剪短,用温水擦洗皮肤,帮助止痒。注意出疹时勿用肥皂。脱皮时不要用力搓或撕剥,以免皮肤损伤感染。
5、注意观察病情,出疹期要注意患儿有无心慌、气短、脉搏加快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,以便及时发现并发症,及时治疗。
1、本病流行季节,避免带孩子到人口密集、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;
2、在高发季节、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,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,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,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;
3、感染猩红热的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,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,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,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戴口罩;
4、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,每天不少于3次,每次15分钟,患儿使用过的食具应煮沸消毒。患儿痊愈后,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,玩具、家具要用肥皂水擦洗一遍,不能擦洗的,可在户外暴晒l-2小时;
5、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加强猩红热宣传教育,普及预防知识,本病流行季节,学校、托幼机构应加强晨检及校内消毒工作,发现患病儿童及时进行隔离治疗,隔离期为自发病日起不少于14天。